|
 |
|
長女病: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,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|
|
|
作者:張慧慈
出版社:游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
初版日期:2025年04月01日
再版日期:2025年04月08日
定價:450 元
ISBN:9786269917488
EAN : 9786269917488
叢書系列: Misfits
/
平裝 / 320頁
|
|
|
|
|
|
|
 |
|
長女病不是天生的,而是社會造成的
「弟弟妹妹不乖,為何姊姊要受罰?」
「當大姊好辛苦,沒有一天屬於自己」
在台灣社會中,長女常常承受各種期待,對上要體諒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,所以要幫忙維持家中的整潔;對下要照顧弟弟妹妹、最好成為弟弟妹妹的榜樣。
同樣是子女,長女總是要出類拔萃,又能體恤父母,還要操持家業。
本書作者是一位長女,她的母親也是,她發現兩人有著相同的勞碌命,不管在家裡與職場,常常必須擔負重任,但遺產分配或升遷這些好處,卻常常沒她們的份。
為了探究「長女」如何養成,又有什麼樣的處境,作者透過觀察與採訪,紀錄了十幾位長女的生命故事,涵蓋不同世代與階級。
這些故事呈現了當代台灣「女兒」、「女性」在家庭的角色,揭開那些理所當然的期待,如何造成長女症候群,讓她們在家庭與職場,總是成為過度承擔的人。
【長女內心話】
「為什麼弟弟妹妹出生,我就要長大?」
「為什麼大的就要讓小的?」
「我從沒想過當長女,可以申請自願性離職嗎?」
「如果我不扛起來,就沒有人會做了。」
「與其交給別人,不如自己做比較快。」
「我是媽媽最親密的夥伴,有義務要幫她一起承擔。我要懂事,才能讓媽媽輕鬆」
【長女特質】
懂事、自我要求高,認真負責、會照顧身邊的人
傾向獨立作業,不仰賴他人,自尊心較高
懂得察言觀色,習慣周全大局
任勞任怨、腳踏實地、值得信賴
勇於面對挑戰、學習意願高、追求成長
蠟燭型人格,習慣燃燒自己,照亮別人,忽略自己的需求
【一致推薦】
羽茜(作家)
吳沛憶(立法委員)
洪仲清(臨床心理師)
苗博雅(臺北市議員)
海苔熊(Podcaster)
蔡宜芳(諮商心理師、親職教養作家)
盧建彰(詩人導演)
藍佩嘉(臺大社會系教授)
這本書是父權家庭的鬼故事,跨世代、跨階層的長女們,有做不完的照顧勞動,小時候照顧弟妹、成年照顧弟妹的小孩、中年照顧年邁的父母,職場還要照顧任性的同事。她們不是天生充滿責任感,而是社會把照顧堆在女人肩上,長女來不及做個孩子,就要進入照顧鏈裡補位。長女要愛自己,不能只是買珍珠,得打掉父權違建、排序迷思,讓家人攜手做照顧的夥伴。--藍佩嘉(臺大社會系教授)
「親職化兒童」指孩子成為「小媽媽」。在家中得承擔更多家務、照顧弟妹,有些甚至中斷學業、打工賺錢幫忙還債,或需要照顧失能的家長。這些人常常是家中的長女,當他們成為家中的小小支柱,讓大人感到無比安慰。這樣 |
|
|
|
 |
|
張慧慈(小花媽)
1988年生,長女。畢業於台大社會所、清大人文與社會學系、板橋高中,是個在北部長大的北港孩子。雙子座的靈魂,註定無法在一處停留。曾在政治圈工作、在總統府當文稿幕僚,也曾踏入傳統產業,在越南擔任台幹,亦曾在藝文圈工作,去國外行銷台灣的電影,目前在住宅產業工作。
喜歡說話跟寫東西。最近在研究命理,夢想成為命理大師,讓更多人想跟她講話。著有《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》、《乾脆躺平算了》。經營臉書粉專「小花媽」,並有Podcast節目《南臺灣大姑娘》
聯絡方式littleflowergimini@gmail.com
|
|
|
|
 |
|
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