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|
作者:維卡奇、魯熱維奇、瓦恰克
出版社:開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初版日期:2017年01月20日
再版日期:
定價:360 元
ISBN:9789869408929
EAN : 9789869408929
叢書系列: 文字絲路
/
平裝 / 347頁
狀態:正常
|
|
|
|
|
|
 |
|
透過三代劇作家的筆,看波蘭社會百年動盪足跡
在神的遊戲場中緊握著小小的穩定,波蘭人將走向何方?
三○年代……
維卡奇的《鞋匠》是末日災難預言,主人翁是三個臭兮兮的鞋匠,他們夢想能像中產階級或上流階級般享用美食、身著綾羅綢緞、無所事事。但他們最後終將明白,自己只是隨著時代的意識形態起舞的傀儡,擺盪於納粹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。
五○年代……
魯熱維奇《證人或我們小小的穩定》是戰後波蘭庶民生活的見證。劇中人害怕失去「那一點點什麼」,窗外的景色、衣櫃、花瓶、瓷器、工作、和上級的關係、時好時壞的晚餐、一個不太舒服的位置……藉以告訴自己:「日子還沒那麼糟」。每個人只想管好自己的事,只要店裡還有食物可買,社會還不算太亂……
千禧年代……
自由民主化後的波蘭,面臨新的問題。新生代劇作家瓦恰克的《沙地》,隱喻了當代波蘭人民的處境。在沙地中玩耍的男孩對身為外來者的女孩施加暴力,藉此發洩自己的情緒,並從暴力行為中獲得短暫的滿足、自信。他羞辱女孩、監視女孩、把她的娃娃撕碎,直到女孩拒絕了他。波蘭面臨到的種種危機(排外、民主倒退、孤立的國際地位),是「神」造成的結果,還是其實是不負責任的人的作為?
導讀
屬於誰的小小穩定?
──從《鞋匠》、《證人或我們小小的穩定》、《沙地》談波蘭劇場中的政治
林蔚昀
鞋匠
作──維卡奇 譯──林蔚昀
證人,或我們小小的穩定
作──魯熱維奇 譯──林蔚昀
沙地
作──瓦恰克 譯──潘冠宏
屬於誰的小小穩定?
──從《鞋匠》、《證人或我們小小的穩定》、《沙地》談波蘭劇場中的政治
林蔚昀
切佩斯:先生,最近的政局如何?中國人依然強盛嗎?!
記者:啊,我親愛的主人,我今天聽夠了關於中國人的事。
切佩斯:先生,您可是個搞政治的人!
記者:我正是受夠了那些政治人物,從裡到外,從頭到腳。
── 維斯比揚斯基,《喜宴》
引言
波蘭現代劇場發展蓬勃,出了好幾個大師級導演,如貧窮劇場的葛羅托斯基(Jerzy Grotowski,1933~1999)、死亡劇場的岡鐸(Tadeusz Kantor,1915~1990)、兒童劇場的揚.朵曼(Jan Dorman,1912~1986)……他們的理念和工作方法都對世界劇場做出了劃時代的革命。
波蘭作家在戲劇文本創作上的成就也不可小覷。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三位代表性詩人米茲凱維奇(Adam Mickiewicz,1798~1855)、斯沃瓦茨基(Juliusz S?owacki,1809~1849)、克拉辛斯基(Z |
|
|
|
 |
|
〈鞋匠〉
維卡奇
Stanis?aw Witkiewicz/Witkacy,1885-1939
維卡奇是波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,同時是畫家、作家、哲學家、攝影師。他的寫作特色是使用精確巧妙又雙關的語言,將人性之中最黑暗面向嶄露出來。
〈證人或我們小小的穩定〉
魯熱維奇
Tadeusz R??ewicz,1921-2014
波蘭重量級詩人、劇作家,2000年以《母親離去》一書獲得波蘭最高文學榮譽的尼刻獎(NIKE),2009年則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的文化傑出貢獻金質獎章(Gloria Artis)。魯熱維奇對生活的關注甚深,不只侷限於自身經驗,在他筆下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小人物,奮力在現實裡掙扎、失敗。他描寫這些在灰色地帶裡的人們,寫生活的荒謬、可怕、冷漠、庸俗。
〈沙地〉
瓦恰克
Micha? Walczak,1980-
瓦恰克出身於華沙戲劇學院,主修劇場導演,亦是當今波蘭新生代最具指標性的劇作家之一,其作品被翻譯為多種語言,在當代歐陸與北美頗受歡迎。自1989年波蘭獨立後,偏向諷諭時事、政治色彩濃厚的主題,他常打破大眾熟悉的戲劇面貌,以悲喜交加、不按常理的呈現方式,將延伸主題包裝在輕快的糖衣之下,探索人的內心世界。特別擅長描寫人們在快速變化的社會裡,有著強烈情感卻無法言語的矛盾狀態。
|
|
|
|
 |
|
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