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|
作者:陳允元、陳政彥、林妤、涂書瑋、廖振富、李桂媚、陳鴻逸、葉衽榤
出版社:前衛出版社
初版日期:2025年07月18日
再版日期:
定價:750 元
ISBN:9786267631065
EAN : 9786267631065
叢書系列: 台灣文學研究
/
平裝 / 592頁
狀態:正常
|
|
|
|
|
|
 |
|
十八篇橫跨台灣文學、文化與社會的論著,
探究十八種不同的向陽精神,面向陽光升起的所在。
不同時期的向陽曾參與各類文化與文學活動,歷任多種要職,充分展現文學人的社會性與運動性。──廖振富/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特聘教授
在台語文學運動還未興起時,《土地的歌》便出版,那可謂是極度「超前部署」;且無論形式與內容,都展現其強烈的特色與美學內涵。──呂美親/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
向陽的寫作肇始於詩,卻不囿限於詩,而是遍及散文、論述、翻譯、兒童文學、時事評析等領域。──楊宗翰/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
向陽不僅在現代詩創作繳出亮眼的成績,以台語詩與十行詩聞名詩壇,在童詩領域亦有相當豐碩之成果。──李桂媚/大葉大學華語中心教師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、第十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,以「向陽」為筆名,長期耕耘台灣文學文化研究與創作領域。他十三歲便立志成為一位詩人,學生時期加入詩社,而後出版多本詩集,主編詩刊、報刊。他不僅是一位詩人、編輯者、學者,還是多產的散文家、兒童文學作家與報導文學實踐者。
而他的筆,也緊緊地與台灣社會連繫在一起。在創作上,從二二八、台灣農民運動、野百合學運、九二一大地震與SARS,向陽透過詩作反映社會現實,並帶有對台灣的關懷與愛;在編輯台上,他曾因於戒嚴時期刊登政治色彩鮮明的作品,報刊遭到查禁、本人被警總約談,卻仍不畏強權,讓台灣的聲音在威權陰影下被看見、被聽見。
向陽的多重角色、身分與視野,多年下來累積了在文學、文化與社會之間豐富而立體的貢獻。
本書輯錄「陽光升起的所在:台灣文學、文化與傳播」暨林淇瀁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專文,以六大主題、十八篇專文,從現代詩與童詩、到散文與報導文學、從副刊編輯到文學論述,交織出向陽橫跨創作與評論、文本與現場的身影。無論是作為書寫者、論述者,或作為編輯與教育者,向陽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批判意識,參與台灣文學文化的建構與重塑。他的詩作深植土地,書寫歷史記憶與社會傷痕;其文化實踐亦跨足報導、媒體與學術論述,展現跨界交織的創作能量。
|
|
|
|
 |
|
陳允元(主編)
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,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。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台灣文學、台灣現代詩、戰前東亞現代主義文學、跨語世代作家文學等。著有詩集《孔雀獸》(2011)、散文集《明亮的谷地》(2024),並有合著《百年降生:1900-2000台灣文學故事》(2018)、《看得見的記憶: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台灣電影史》(2020)、《台灣文學史讀本》(2024),合編《日曜日式散步者:風車詩社及其時代》(2016)、《文豪曾經來過:佐藤春夫與百年前的台灣》(2020)、《共時的星叢:風車詩社與新精神的跨界域流動》(2020)。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、小品文獎、台北國際書展編輯大獎等。
|
|
|
|
 |
|
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