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|
作者:許明淳
出版社:前衛出版社
初版日期:2025年08月06日
再版日期:
定價:420 元
ISBN:9786267727164
EAN : 9786267727164
叢書系列: 台灣文史叢書
/
平裝 / 296頁
狀態:正常
|
|
|
|
|
|
 |
|
終戰80年,
被時代噤聲的歸來者,
一部臺灣人的沈默辛酸史。
他們的人數仍不明,
他們的故事仍鮮少人知,
他們的苦難仍是冰封的記憶……
?同名紀錄片《冰封的記憶》,2025年12月公視正式首播?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,約60萬名日軍被蘇聯軍隊解除武裝後,強制送往蘇聯戰俘營,史稱西伯利亞戰俘。這批戰俘遭受嚴厲監控,被迫在冰天雪地下,從事鋪設鐵路、伐木、採礦、挖水道等刻苦勞動。經過年數不等的拘留,最終約47萬人得以返回日本,卻也有約6萬人客死異鄉。蘇聯的戰俘營資料及日本的遣返資料,數字上全然看不見臺灣人,但西伯利亞戰俘營中,確實有臺灣人身影!
少數的先行研究指出,西伯利亞戰俘營中至少有19位臺籍日本兵,其中有5位留下口訪資料。本書作者以此為基礎,一方面親自訪問目前唯一僅存者吳正男,以及已過世的許敏信、陳以文、陳旺的親屬,竭力填補先前口訪留下的空白疑義處。另一方面,深入挖掘龐雜的蘇聯、日本、臺灣檔案,除了替這19位臺籍戰俘拼湊更多生平訊息外,更重要的是,利用眾多史料建構出歷史的大脈絡,然後將他們口述的個人遭遇,一一鑲嵌至當時的時空背景,讓他們所經歷的磨難,首次擁有屬於臺灣人的歷史意義。
在二戰各國相互征伐下,這些臺籍日本兵是微不足道的小卒仔,自願入伍或被日本徵調、受訓,成為皇軍的一員,然後隨著日軍戰敗,淪為戰俘,好不容易倖存返鄉,卻發現自己身上有撕不掉的紅色標籤,成為被考管的可疑分子,被時代噤聲的歸來者。至今,他們的人數仍不明,他們的故事仍鮮少人知,他們的苦難仍是冰封的記憶……
【專文推薦】
「全面探索相關史實,並深刻描繪出從西伯利亞戰俘營歸來的臺籍日本兵的困境……一本有關臺籍日本兵研究的開創性著作」
──何義麟(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)
「許明淳導演以影像記錄臺灣籍日本兵的蘇聯抑留體驗,在製作紀錄片的同時,深入探究並完成本書,對此謹表衷心的敬意與感謝。」
──有光 健(西伯利亞抑留者支援?記錄中心代表世話人)
「在終戰八十年的此刻,出版《冰封的記憶》這本書非常有意義,我的《零下六十八度》是我祖父陳以文個人的故事,然而,《冰封的記憶》卻是以宏觀的角度來介紹臺灣的西伯利亞戰俘,探討他們如何成為戰俘、以及戰俘營之中的思想改造訓練等。」
──陳力航(《零下六十八度》作者?歷史作家)
【名家推薦】
王子碩|聚珍臺灣總監
朱家煌|關懷臺籍老兵文化協會理事長
|
|
|
|
 |
|
許明淳
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畢業,目前任教於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。
1996年開始拍攝紀錄片,作品以人物志、環境保護、社會運動、原住民文化、城市變遷等為題材。
2003年參與公共電視製作的臺灣歷史系列紀錄片《臺灣人民的歷史》,擔任製作統籌,之後持續專注於文史題材的創作。
2013、2015年陸續完成以霧峰林家為主題的電影紀錄長片《阿罩霧風雲》上下集、以1920年代日本殖民統治下,臺灣與朝鮮的第一位飛行員為主題的紀錄片《尋找1920》上下集(2019)、以冷戰時期美中臺關係及國家認同為主題的紀錄片《光計畫》(2020)。
紀錄片《冰封的記憶》,獲第14屆CNEX 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「TCCF投資機會獎」,與公共電視「紀錄觀點」合製,預計2025年底播映。
|
|
|
|
 |
|
 |
|
|
|